5月21-22日,由中国金属学会主办,中冶南方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武汉钢铁有限公司、湖北金属学会协办的2019年全国冶金烧结节能减排关键技术研讨会在都市环保科技产业园隆重召开。中国金属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王天义,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李文秀,学会副秘书长高怀,中冶南方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臧中海,中冶南方都市环保副总经理肖汉平以及来自全国钢铁企业、研究院所、环保工程技术等相关领域80余个单位的专家学者、科技人员共计200余参会。
本次会议以“加强协同治理,科学节能减排”为主题,会议共收到投稿62篇,安排大会报告交流33篇,涉及近年来我国冶金烧结领域节能减排技术研究、技术成果、生产及应用等议题,会议的召开获得了各界的高度关注。
中冶南方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臧中海致欢迎辞,他对全国烧结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科技人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中冶南方近年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在中冶集团“冶金建设国家队,基本建设主力军,新兴产业领跑者,长期坚持走高技术建设之路”的战略定位指引下,着力打造“以钢铁工程为基础,涵盖钢铁、能源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三大主营业务,及民用建筑、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多领域协调发展的国际化综合型工程公司所取得的成绩。中冶南方都市环保作为中冶南方“3+N”战略中的能源环保主业公司,坚持以设计和研发为基础,以高新技术及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以优良的管理能力为依托,是能源、节能环保设施的系统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和实施商。
2018年以来,国家启动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工程,对冶金烧结节能减排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冶金、节能环保行业来讲,是锐意进取、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大好机遇,中冶南方都市环保作为冶金环保产业的领军者,期待能与在会的各企业、科研院所一起,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技术合作,互补协同发展,为冶金烧结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能,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不懈奋斗!
中国金属学会副秘书长高怀为大会致开幕辞,他指出: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蓝天保卫战的推进,钢铁行业面临巨大的环保压力,环保水平参差不齐,区域布局不合理、产能总量规模大、以长流程为主的钢铁生产流程等都为钢铁行业实现超低排放提出了巨大挑战。超低排放是对钢铁工业全流程、全产业链、全覆盖、高标准的要求,而烧结工序的粉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占钢铁行业总排放的办理分别为43%、66%和55%以上,是钢铁工业实现超低排放的重中之重。为了推进落实烧结工序的超低排放,需要对实现超低排放技术路线的选择、兼顾效率与效益、投资成本与运行成本、源头控制与末端治理、精细化管理与设备维护、副产品的综合利用、避免二次污染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交流和探讨,以期实现“清洁、高效、低碳、循环,与城市和谐共融发展”。
中国金属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王天义做了题为《烟气治理技术调研及建议》的大会主旨报告,介绍了近一年来各类超低排放技术的进展、装备技术稳定运行后的数据指标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报告建议指出,要对各项技术进行继续跟进,通过稳定运行较长的时间,验证其可靠性和成熟性,做出更客观的评价;要坚持问题导向,有针对性地开展攻关,优化工艺,调整装备结构,提高管理水平;要加强对反应机理的基础研究,支撑应用技术的发展需要;同时,烟气治理超低排放方面的相关标准存在不全、不细的问题,对检测仪表、排放的全成分分析、原材料的质量评价标准等方面都有不足,已经推出的标准也存在不够成熟、需要不断完善的问题,学会希望与有关单位共同推进该工作。
公司废气治理分公司刘升介绍了《活性焦技术在烧结球团烟气治理的应用及延伸》,就冶金烧结这一细分领域的废气治理,探讨了有关活性焦脱硫脱硝工艺出现的脱硝效率较低、活性焦产能不足等现状,提出了球团烟气治理活性焦组合工艺、活性焦逆流技术以及高品质活性焦制备技术等在烧结球团烟气治理中的新思路。并以实际的工程案例介绍了以上各项技术的工程应用情况。
公司科技开发部向浩介绍了《活性焦烟气净化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从活性焦系统分析、关键技术研究、系统整合与应用三方面介绍了活性焦烟气净化系统的工艺特点,重点介绍了高性能活性焦配方研究、活性焦性能检测平台、活性焦脱硫脱硝的技术研究及运行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及应用,并介绍了中冶南方都市环保公司在工程实践中对活性焦烟气净化系统关键技术的应用情况。
会上,针对烧结烟气排放中的污染物协同控制、节能技术、炉窑细颗粒物控制、烧结烟气处理副产品综合利用等议题,来自中冶长天、北京科技大学、中南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天钢铁、安阳钢铁、邯钢、中钢天澄、中晶环境、宝钢股份中央研究等在内的烧结节能减排领域的专家学者们在大会上就钢铁流程超低排、氧化脱硝技术、脱硫灰固废资源利用、二噁英减排、低温SCR催化剂开发、活性炭烟气净化技术等领域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及思考。
两天的全国冶金烧结节能减排关键技术研讨会安排紧凑高效,做报告者激情高涨、信心满满,会场听众聚精会神、提问讨论热烈,会议的召开获得了钢铁行业企业及研究院校及产业链有关工程技术公司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充分体现了钢铁行业积极节能减排、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决心与信心,体现了钢铁行业对青山绿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与担当。